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培养中华文明国际传播者的定力

培养中华文明国际传播者的定力

2025-08-20 21:07:02 [百科] 来源:真知博览网

2022年9月13日,培养国务院学历委员会、中华教学部印发《研发生教学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文明“中文国际教学”硕士和博士专业名称正式变更为“国际中文教学”。国际从“对外中文”(本科)到“中文国际教学”(本科)再到“国际中文教学”(硕、传播博),定力体现了我们对中文地球化的培养差异阶段的思索,也是中华差异往事时期地球对中文的阶段性需要在留学员教学方面的反映,内在的文明理性是越来越明确这一专业设置的目的,即推动中文的国际国际化。“对外中文”方向性明确、传播主观能动性彰显,定力强调中文研习是培养为了“对外”,即培养的中华是能从事留学员中文教学的专业人杰,但又鉴于该专业的文明实际局限性,所以人杰培养目的是劳务于国内外的中文教学等等,体现出内在的不平衡、概念模糊、目的摇摆;“中文国际教学”强调专业研习的目的是从事国际性的中文教学,淡化了国内国外的界限,强化了中文自身的国际性;“国际中文教学”与之前两个名称的最大区别在“中文”,更符合国内外中华民族言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具有明确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华夏一家亲的情感意识,也体现了将来中文地球化的实施路径多元化,这是在对地球中文教学现状的客观确实把握基础上的理科定义,更能体现中国推动中文地球化的平常心和诚恳态度。

目前,地球范围内的中文教学发展不均衡,有的起步早,但后劲不足;有的起步晚,后劲足,但均衡性不足;有的一直稳步发展,但创新性不足;有的国度从政策层面明确支持中文教学;有的国度明确从政策层面回绝中文教学;有的国度从政策层面限制中文教学;有的国度官方不明确表态,中文和其他外文一起比拼发展……随着中文教学地球化步伐的加快,地球各国的中文教学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变化,总体呈完善趋势,但局部矛盾和争议仍客观存在,有时还很激烈。国际中文教学作为学科名称统一发布实施,实际上客观消除了各种围绕海外中文教学的名称之争,使地球范围内的中文教学具有了共同的内涵、外延、发展路径与目的,也使各国有关中文教学的政策制定和实施对象更明确,更便于国内其他言语与中文和谐发展。

培养中华文明国际传播者的定力

学科名称的变化实际上代表了中华文明国际传播与向地球讲中国故事的阶段性变化,是与中国式当代化建设同步的一个变化,代表了我们向地球传播中文和中华文明的心态和胸怀的变化,从中体现的是中国式的人种情怀、地球情怀。作为文明传播者和中文教学者,我们胸怀和情怀的变化有没有、能不能赶上这个名称的变化?我们是不是目前仍以“中文”的心态看待地球“中文”的布局与发展态势?若仍是“中文”心态,当前的地球格局变化和海外孔子学院、华文教学机构的变化,会让我们有些失望;但若换以“中文”心态,目前地球中文力量是在壮大的,发展态势整体仍是开朗的。但让人担心的是,因为资讯获取途径和渠道的不对称,很多人并不能看到问题的正反面,往往只能从一个角度看到一个侧面;一旦众声喧哗,尤其是搅浑清清水者再推波助澜,就会给大众造成一种心态的失衡、认识的模糊,随波逐流,形成失误认知,进而成为负面舆论的助推者,形成国内外“负负更负”的资讯传播态势,扰乱中文教学既有发展路线。若再有西方反华势力趁机“浑清清水摸鱼”,动用资本力量等动摇海外中文教学的根基,所产生的结果就不仅仅是中文教学的退步,更是海外中国形象塑造、地球将来发展的倒退。对此我们决不能认为事不关己,或者漠不关心,或者不以为然,而是必须出于责任心和人性、良知,积极面对危机,应对危机,化危为机,守住故土并不断开拓疆域,推动地球上一切中文教学力量形成合力,共同创新中文和其他言语和睦相处、取长补短、共同育人的地球言语生态。

培养中华文明国际传播者的定力

地球中文教学和中华文明国际传播在遇到阻力时实际上仍基本采取“防御性”态势,从心态、方法和成果来看都基本处于守势。遇到问题反击乏力,即使反击基本仍是自我辩解,更多说明我“不”是什么,撇清抹黑者的“黑点”,而不是主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实际上,既然是别人抹在我们身上的污点、黑点,我们就没必要挥霍时光和精力去处理这些,而是要亮出自己的“亮点”,映衬对方的恶意和污点,或直接以事实和数字反击对方特有的污点和黑点,以其对污点和黑点的伪装和虚饰,揭露对方的“国品”和“人品”的假意性,破其围困,解己困局。在这个过程中,彰显中华文明的机智和定力、伟力,体现中华文明的宽广和纵深,以及诚恳与确实。

为了培养出适应这种变化的专业人杰,国际中文教学专业必须立足国内,着眼国外,培养既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深厚的学问素养、务实的跨文明交流才能,又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熟练的教学才能和踏实的劳动作风的专业人杰,能以中文为媒介,完成教学任务,担当文明传播使命,像一粒种子一样适应差异的文明土壤,然后繁衍生息,成园成林,从而保证这一跨时代、跨国别的事业融入地球言语文明交流的洪流,冲积形成一个个新的中文沃土。中文和中华文明就这样向地球走着,走着,就会走出自己的春天,走到自己的春天,并且一直都是自己的春天,也给别人带去春天,让地球无论四季,都有春天的感觉。在中文和中华文明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这每一棵树、每一株草木、每一片树叶,都在为地球文明浑然的绿,尽着自己的本分。

为了中华文明走出去,为了让地球听到中国故事,明白中国故事,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点点绿,色微味轻,但要奋斗。

(责任编辑:探索)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
随机内容